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资讯  > 作文大全 > 高中 > 高三

接受和发现

2018/12/27 22:18:48 人气值:

字体: 1200字以上      体裁: 议论文     

大抵说来,接受和发现,是人生的两大主题。我们每一个人,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这个世界,当然包括接受这个世界上的人:在世的,以及已经死去的。在世的,有身边的、能够认识的与从来不会认识、更难以见面的。在接受中,形成认识、看法庸阋迳辖玻徒蟹⑾帧?

对人的影响,自然和社会同样巨大。但有着显着差异的是,自然的影响比较客观化、固定化,在文化和意义范畴内,基本上具有时空的恒定性,亦即,不同时间――比如古代、近代与现代――和不同地域的人,在对自然的感知上,不会相差太多。对自然的感知,有物质的和美学的两种。前者有生存的便利与灾难,后者有心灵的愉悦与寄托。

社会对人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身边的、能够认识的人施加的,二是由存在着时空距离的人施加。第一种影响容易理解,至于第二种,有空间距离的人,难以谋面、无从相识,但同处时代,在统治通道以及大众传媒的作用下,被人感知――比如政府政策的传达与执行,当世文人文章的传播,以及关于歌星影星的传媒等。存在空间距离而对人施加影响,并非人人可以做到,必须以权力、创造力以及取悦大众的技艺作为道具才能登台表演。同样,存在时间距离施加影响,在死去的人中,也只有那些已经进入历史的大师们才能做到。

不管怎样,上面所说的影响,归根结底,就是给人一套由历史文明积淀形成的所谓“道理”,让人在这套道理中生存与死亡。你所有的生存元素,都被它左右、固定,难越雷池半步。无论作为证据还是借口,一切都建立于这个并不完整与并不固定的“道理”本身。健在或过往的精英们,不管你愿不愿意,强行将他们权威的唾液吐到你的身上,麻醉你的意识,控制你的手脚,如同不管你有没有毛病,就被押上手术台,到处来上几刀。

由此说来,一般而言,人在接受中所形成的发现,即认识与看法,基本上与自己无关,乃因外力强加而不自觉形成,此外,也有非强加因素形成这种发现的情况,这源于周围人的影响,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何其少,因此存在趋同心理,所谓人云亦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几乎同一面目,有几许真知烁见?

造成这种近乎宿命的文化与意义,不仅形成思维僵硬,意识模糊,而且造成个性沦丧。放眼天下,尽是满目雷同,如同一座大山,山脚山腰尽是蓬生杂草,看上去郁郁葱葱,好一派繁荣景象,但随时代流行的风雨飘零枯萎,有几株个性的大树,面对无情风暴,傲然屹立山颠?

有一天,无意中与一位工厂的同事谈起了什么是道理这个问题。我一向不大喜欢同别人争论,就是在文人的圈子里,也基本如此。他说能说服一个人就是道理。我对他的反驳的代价就是他近乎嘲弄地说我白读了几年书,连这个“起码的道理”都不懂。我不知道谁有资格说这种话,不过我承认我读到中专算是白读了,因为就道理本身,我还来不及下一个什么定义,而且,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获得的途径更多的是观察、体验和领悟。除此之外,我不相信道理还有别的出处。如果你对一个小孩讲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并没有属于他,只有到一定时候他经过观察和体验的印证,这些道理才真正进入他的思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承认现在还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我只想指出:最重要的不是来倾听道理,而是发现道理。如果人来到世上,没有自己的观察与领悟,仅仅担任传声筒的角色,从别人那里接受过来,不假思索,又传给别人,甚至后代,那真是可悲。在这里,我只列举一个最平庸但还能说明问题的理由,即每个时代的所谓道理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切人类的先驱,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非议和打击。有趣的是,非议和打击的程度往往与他的发现价值的大小成正比。在考察这个问题时,我没有理由停留在这个程度上。我不得不提到作为一种惯于的,用于判断的前提和准则的,叫做文化界定和意义界定的东西。我知道,这里面有一个超级假定,尽管这个假定是很成问题的。一方面,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准则,另一方面,任何假定都必然与这个假定所建立的时刻有关。时刻是时间的具体化形式。事物的意义是动态的,体现在它所处的时间位置,即时刻,每一时刻中事物的意义可能是变化的。事物的意义是时间的函数。由此我们发现:任何假定都不是永恒的,只有建立于抽象的、不可分割的时间上的假定才可能永恒。遗憾的是,至今还未发现哪位伟人或大师的假设具有这种效果。

的确,我们的整个生活都来自于假定。这当然是因为世界比任何人远远古老,谁也无力看清它的真实面目。各种各样的假定,以一定的方式糅合,构成了我们的所谓文明。假定真伪难辨。对于假定,我们有责任对它进行解剖和监督,看它是否达到了一定的纯粹程度,审视和研究它到底包含了哪些虚无的附加因素。也许,人类恰恰就生活在那些虚无的附加因素所构筑的假定中。

宗教、哲学和艺术就是这些假定的发源地,后来,政治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成为了假定最大的制造者之一。从这些东西中出来,假定开始渗透进入一切领域,于是假定成为经典,成为决定一切的准则。由此我想到《圣经》,这个庄严得敢于把手按在它上面发誓就可以说服别人的东西。如果谁把这种发誓作为借口,他也许能欺骗许许多多的人,但若干年来,竟然没有人敢于这样做。《圣经》中的“上帝”,就是一切假定的操纵者,或者说就是一个最大的假定。人类创造出上帝,千方百计寻找理由承认自己被它创造进而成为它的奴隶,服从它的意志。这就是人类生活的实质。生活从人类出发,经过上帝,再回到人类终结。人类希求得到一种力量的保护,这种依赖心理迎来一片虚幻,成为人类的坟墓。

因此,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习惯和假定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意义,这种方式构成了人类的文化态度和思维方式。

上一篇:搅动人生的菜汤

下一篇:换位思考

相关资讯

  • 送走你,平静地

    1月28日阴雪今天一切新年将至的喜庆都与我无关,我是游走了心的流浪者。爱猫既死,纷扬的雪花也要来祭它。时隔一年。那个五月二十八日我送走了最要好的伙伴,我甚至不愿叫它伴侣动物——这对这份全心全意的情感实在是有辱神圣的,就让我用朝圣的虔诚,一抒悲恸,来祭奠它的儿子。十一月,我还带它去医院呢。瘦弱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的它在我怀里拼命挣扎,连指甲也深深扣入我的手臂。一个陌生人也抱着他的猫去看病,他极感兴趣地凑

    2018/12/27 22:29:50
  • 我是文字爱好者

    现在是2008年九月29日凌晨两点钟。睡前总想写点东西来刻画下此时此刻的心情轨迹,因为内心深处有着不安的恐惧,生怕早晨一觉起来,某些情绪会突然跑掉。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我的身上,很多次,脑海里突然有要写下某段文字的冲动,可是懒惰占了上风。暂且搁置,当再次想起的时候,那种感觉早已经不在了,甚至那些当时冲动着的文字几乎已经被遗忘地一干二净。我是个十足的夜猫子,喜欢在夜间活动,白天却呼呼大睡。我喜欢夜,在

    2018/12/27 22:29:50
  • 写在高二结束的日子里

    小学时代的回忆已随风飘逝开始变得渐渐的模糊,初中时代的回忆依稀只记得些许轮廓,高中时代的回忆,喜怒哀乐就在眼前,然而、转眼之间,我们就到高三了,不出一年的光景就将离别……而我永远记得你们,永远的young for you——题记高二、我此次短暂人生旅程的一个美丽景点。在这里,停留了一座春秋,我获益良多:倍感过集体的温暖、学习了丰富的知识、体会在苦乐交织的浮生、收获了真挚诚恳的友谊。。。所有此些,都

    2018/12/27 22:29:49
  • 写给那些始终一个人的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喜欢上一个人的生活,爱上了一个人的寂寞。-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望着天空发呆,我知道偶尔我也在幻想我的爱和等待。-一个人的时候,很怀念那些流逝的青春流逝的梦,还有生命中的那些色彩斑斓的过往。尽管有的已经过去了很久,即便有太多的不忍回眸。但有些事情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时候再一次想起。-一个人的时候,我喜欢对着电脑当日记本,或许这辈子真的就是一个喜欢幻想

    2018/12/27 22: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