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解于为何在经历了无数次打击之后她们对爱非但不绝望反而愈加地执着,直到看到了这一段:一个女孩在向她们求助时提出了两个问题:“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什么使你坚强地挺过来的?你认为命运对自己公平吗?”,她们回答,“是爱使我有了坚持的勇气;我以为命运对我不公平,她剥夺了我享受父爱的权利,剥夺了我的健康,也剥夺了我美丽的爱情。但是我反问:‘你认为命运又对多少人是公平的呢?我始终相信幸福的花朵是开在每个人自己的手掌心的!’”读到这里,幡然醒悟,原来便是这爱,对亲人朋友的爱,对所爱之人的爱,对自己的爱,给了她们希望,给了她们勇气,她们在爱中承受痛苦,在爱中保持尊严,在爱中享受和付出,在爱中感受幸福,在爱中体验人生的价值!
一路读来,数次被感动,而感触最深的,便是姐妹俩的美丽了,她们的美,是乐观坚强的强大心灵,也是端庄的外表和文雅的举止。
感叹于姐妹俩对良好仪容和修养的坚持,虽然每天只能瘫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生活无法自理,虽然没有人会对她们的外形提要求,但她们仍然坚持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艰难地梳洗、打扮、化妆,仍然坚持一年四季穿长裙,在不多的衣服里挑选搭配,将人前的自己妆点得或素雅,或鲜亮;她们举止端庄文雅,就算别人恶语相向也依然对人和善真诚,不温不火,不争不恼……心曼这么自信地描写镜中的自己“那个女孩儿身穿吊带裙,一头飘逸的碎发,她阳光而有涵养”。人们所看到的是开朗的姐妹俩,微笑是她们的招牌,“这不是隐忍和掩饰,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恩”。疾病让她们如此狼狈,她们的身躯在病魔的摧残下变了形,她们的面容因用药而浮肿,然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两姐妹,有着再残酷的现实也掩盖不了的高贵和自信的神采。
书中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姐妹俩的乐观和坚强,生活对她们来说如此的艰难,但在生活中,她们不甘于做一个被照顾的弱者,在收获关爱的同时,她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的给予,尽管身体残疾,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哪怕只有一点点都好,她们开了一个小小的书报亭,自食其力;看到世上还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虽然经济困难,姐妹俩还是自费设立了“君曼心灵热线电话”,“我们在得到社会的援助的同时也在用爱回报着社会,展现在我们这对重残姐妹面前的生活是充满希望和阳光的”这是她们成立热线电话的初衷,要用自己的阳光回报社会,而在帮助了别人的同时她们发现,自己也更加的成熟强大起来,“我们在倾听,也在沟通,在彼此的交流中共同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每接听一个电话对我们的心理都是一种历练,使自己更趋于成熟。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活得都不轻松,承受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和压力,最好的证明方式就是他们还懂得倾诉,所以,人本身就好了不起,我们在彼此挑剔彼此欣赏也在彼此支撑!”;日常生活中,她们帮忙策划弟弟的婚礼,她们用自己的稿费给妈妈买衣衫,她们给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寄去充满爱和鼓励的信件……书中处处充满了善良,充满了温情,只在接到一位女孩的求助电话时,春曼这样写道“我经历了很多苦难,包括人性的残忍,我的经验是,在这种特殊的状况下,除了坚强地承受没有别的选择”,是啊,从小瘫痪,无数次痛苦的治疗,无数次的死里逃生,再加上父亲早逝,家境贫困,这样的身躯,这样的家庭,她们注定会遭到很多很多的不公平,在身体和精神上所经历的痛苦不难想象,看过了人世的险恶,在这对姐妹留给人们的文字里,却看不到有丝毫的怨恨,所有世态炎凉的种种都已隐去,只留下宽容,只留下她们勇敢的心,她们用心去拥抱生命的美丽阳光,为生活中所有的美好而感动,“我每天向太阳花盛开的方向吃力地爬,我知道希望要在痛苦中孕育,血的足迹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人生。我相信,终有一天我能拥有一束太阳花的光芒,并把这光芒致予生命……”面对无处不在的痛苦,她们便用这坚强的心灵追寻阳光和播撒希望,在这过程中留下自己美丽的足迹,生命也随之变得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