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投 稿
我的家乡在湘中的一个小山村,名叫龙泉村。村的甸中流过一条蜿蜒百余里的小河,叫龙泉河。
河的两岸分别住着王家湾人和日辉岭人,为了方便两岸人们的交往。就在河上砌上了一座石拱桥,石桥是用长方形和斧头形的青石方料用水泥粘合而成的,小桥是南北走向,呈新月形状,好像小龙隆起的脊梁,又似一条彩虹横卧在小河上,小桥长约十余米,宽只能够一辆汽车通过,尽管这样,给两岸村民的生产、生活、交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四年前的夏天,我随爷爷回家乡看望曾祖母。中午爷爷带我到小桥上跳水游泳,只见清清河水缓缓自西向东流动,荡起涟漪,桥头的四棵柳树,枝繁叶茂,为休息的人们遮挡太阳,柳枝在微风的吹动下翩翩起舞,好像人用手挽摸着思乡的人们,在慰藉着归乡人的一颗火热的心。
爷爷站在桥边上,一个鲤鱼打挺,跳到河里,沉了下去,不一会儿又浮了上来。爷爷向我示范着蛙游的要领,我第一次下河,不敢跳,爷爷就让我爬在桥边的码头上学游泳。爷爷用手托着我,叫我用手划,用足踢这些游泳的基本方法,爷爷不时地问我:“学会了吗?我松手了!”爷爷把手放下,我一下子就浮在了水面上,我只有拼命地用手爬,用脚抖,才勉强在水面上浮了三分钟,不过,还是呛了两口水,我怕极了,爷爷安慰我,说任何人学游泳都是要呛水的。他称赞我还是学得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