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在此,老师就往年孩子和家长在暑假怎么过存在的一些误区作了分析,并针对今年暑假怎么过提出了建议。
●误区一:暑假就是给孩子玩的
建议孩子每天学习不少于两小时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里辛苦了一个学期,趁暑假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多玩两天无所谓,开学前把心收回来就行。而且有的家长本身工作较忙,没时间管孩子,干脆对他们放任自流,只要不闯祸就行。家长这样的观念容易让孩子误以为暑假可肆无忌惮地玩乐。如一些孩子就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或以电视为伴,导致暑假作业不写等。
暑假是该放松,但要张弛有度。所以,家长最好和孩子约定每天玩和学习的时间,建议孩子每天学习的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起码保证暑假作业能在开学前按时完成。如果孩子愿意把暑假作业提前一段时间做完,剩余假期可适时减少为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学习内容也可丰富点,比如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推荐读物:《小狼与大狼》、《上下五千年》、《全国小学生情感日记大赛集》等)、预习下学期的功课、隔一天写一篇日记等。孩子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的时间要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为宜(每隔半小时要做一次眼保健操),提醒家长可给电脑装一些限时器之类的小软件,以限制孩子玩电脑的时间。此外,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让孩子保持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可稍晚起晚睡一个小时。
●误区二:只重计划制订,忽略实施过程
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
每到暑假,一些家长常见的做法是让孩子制订一份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做暑假作业,几点到几点看电视等,孩子自己签字保证。虽然计划制订得很详细,但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很少监督孩子的计划完成得怎么样;有的家长则只是每天口头问问孩子作业完成没有,没有实质性的检查。由于孩子的自制力较差,缺乏家长的监督,很容易只顾着玩,对学习计划执行不到位。
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制订时可参考孩子班主任的意见,并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制订后家长签字,孩子签字,再交由孩子的班主任签字,提升这份计划的权威性。计划实施期间,家长要做好监督,每天或隔两天检查一次孩子是否完成计划,如果提前完成,可适当给予口头或物质奖励;如果没完成,当天即监督孩子补上,不要养成“拖”的习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还可和孩子的班主任约定家访,如每隔三周一次,让班主任和孩子交流计划完成情况。当然,计划实施也不要太“死”,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