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酷爱读书,他的富翁朋友就与他打赌,请他住进自己的庄园里,每日独守书房,不能离开房间,一日三餐给他从窗口送进去,时间为一年。如果能坚持下来,富翁许诺将庄园输给他。
一年过去一半的时候,富翁朋友还不信世上还真能有如此书痴,他仍然胜券在握的样子。一年过去了。当那个酷爱读书的人从书房从容地走了出来时,富翁朋友彻底服输了。没办法,他只好履约。可那位读了一整年书的朋友说,谢谢你让我读了那么多好书。读了这些书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我还要你的庄园干什么呢?说完飘然而去。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受到一种震动。读书居然有那么大的魔力,它除了能带给人睿智和思想外,还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灵享受。当我们慢慢长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我们从自己的感受中知道了,读书确实是一种高级的享受。没有哪一种快乐,能像读书带来的快乐那样悠长和持久。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亡国两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不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话,酷爱读书使犹太人成为一个顽强生命力的民族;热爱读书的国家,必定是不断向上的国度。
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渐渐狭窄化了。宋人黄庭坚有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多,读书早已不再是现代人的独一选择。随着网络文化的兴盛,影视霸权的确立,手机短信的风靡,人与书的亲密关系正在面临考验。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阅读已被边缘化,文学经典也备受嘲讽。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有些孩子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由此,每位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们,请时时警醒自己: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我们健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