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资讯  > 作文大全 > 初中 > 初三

读《白杨》有感

2018/12/27 13:48:04 人气值:

字体: 550字      体裁: 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了《白杨》这篇课文。它是当代作家袁鹰的

作品,选自于《风帆》散文集的其中一篇。

表面上看这篇课文在描写白杨,但是深入观察,深入思考,

其实它是在赞扬、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

在文章的十四自然段,爸爸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白杨树从

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

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

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

使我感受深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一是坚强不动摇,“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

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

弱,也不动摇”。这句话是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

树而触景生情,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像白

杨一样坚强不动摇。说杨树,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边疆建设

者,是借物喻人。

文章的最后的一段,只所以陷入沉思。是因为他担心生活在

北京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不仅不能接管新疆创建者这种重大的

任务,就连新疆那艰苦的生活都挨不住。可是当他看见白杨树

旁边的小白杨,应风沙成长起来的小白杨树。他就相信他的孩

子一定可与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从这段可以看出,父亲对祖

国的付出多大。虽然祖国把它发配到边疆工作,但他没抱怨半

句,他不仅要把自己奉献给祖国,换要把自己的孩子也奉献给

祖国。假如我是他父亲,我死都不会去边疆,更别说把孩子接

过去。但学了这篇课文,我会学习“父亲”这种精神,还要发

扬光大。

上一篇:童年.心的历程

下一篇:传递正能量

相关资讯

  • 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

    2010年2月18日星期四阵雨晴今天是我版纳之行中最开心的一天。早晨,我们跟随着导游去傣家竹楼坐客,热情好客的傣族姑娘小玉带着我们参观了她的家,在进村寨的小径两旁种着椰子树,独有一番南国风韵,我忍不住要求妈妈给我在椰树小径上留影做纪念。到了小玉搔哆哩(傣族指年轻美丽的女子)的家门口时,我发现竹楼并不是用竹子搭建的,而是用木头建成,由于建盖在竹林之中,所以称为傣家竹楼,竹楼有两层,第一层是用来堆放杂

    2018/12/27 15:47:11
  • 丫头,我们都要好好的

    丫头,就在刚才,我读完了郭敬明的《夏至未至》,我哭了,哭的彻头彻尾的。就算看过了《悲伤逆流成河》已经习惯了他悲伤的笔调,悲伤的结局是自己应该预想到的,可是在看完了整本书之后,眼泪依然吧滴吧滴的浸染了纸张。丫头,忽然之间,我就好害怕,害怕失去你,害怕我们变成立夏,傅小司,陆之昂,遇见还有,额,程七七的结局。  傅小司和陆之昂继续着言语的攻击,立夏拉着遇见的手说我们去买饮料喝好不好。最简单的暗恋,最平

    2018/12/27 15:47:11
  • 【女神的爱情】 第一集遇见,你

    下午三点的咖啡厅,人并不是很多。空气中弥漫着的是香香的咖啡味,那味道,都要将整个人融入其中。我就坐在靠窗的位置,捧着电脑码字。就这样突然的想起了你。四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咖啡厅,也是这样的时间。那天下着小雪,窗户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不时地有人推门进来,享受短暂的温暖与浓郁的香味。所以当我正发呆的时候,有一抹淡淡的白色映入了我的眼中。没错,那便是我们的初识,也是我的初吻又或许是只有我这边有空位,你环

    2018/12/27 15:47:10
  • 枫林中悲伤的转换

    再次踏上去枫树林的路,心中各种滋味参合在一起。还记得,第一次来枫树林时候我们互相认识,互相约定以后永远不会放弃对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一起应对。曾经那时候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互相捉弄,互相打闹。而这一次。。。呵呵。。是时光弄人吗,还是本该就应如此,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散的还是要散的。车窗外还在下着蒙蒙的细雨,被淋湿的的夜晚充满了孤单,雨夜中思绪的流转却不能将悲伤转换。寂静而寒冷的空气中充斥这悲

    2018/12/27 15: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