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末东至县成人大学一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4546人,普通中学41所,在校生38942人,小学195所,幼儿园102所。在校生40841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6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19%全县学前三年教育入学率82.93%, 6-11岁人口入学率100%,12-14岁人口入学率98.52%,6-14岁盲聋哑弱智人口入学率99.8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77%。
云阳县企事业单位中共有科技人员1.31万人,其中,应聘任职的高级职称109人,中级职称2176人。乡镇企业中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890人。云阳县有科研机构2个。1990-1995年,科研项目有《利用太阳能和热烘炉两用挂面烘房》、《92-94川东南小麦低产气象成因及改造对策研究》、《肉用山羊增产配套技术》分别获得万县行署、万县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98年,云阳县共有学校788所,在校学生15652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小学毕业升学率98.7%。2008年4月,云阳县普通高中学校校点1
截至2013年,安阳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919所。高等院校9所,普通高中38所,中等职业学校23所,初中258所,小学1362所,特殊教育学校 8所,幼儿园1161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60所。基础教育在校生999567人,其中,学前教育192500人、义务教育722519人(小学528486人、初中194033人)、高中 83401人、特教 1147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6323人。另外培训学生18745人。基础教育教职工64404人,其中,专任老师 53675人;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2687人,
宁远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南部,总面积251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687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83万。其中县城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已初步建成25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15万多人。县治始设于秦汉,已有2200多年历史。宁远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厚重,境内的国家森林公园九嶷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九嶷山下的舜帝陵被称为“华夏第一古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舜帝的藏精之所、中华道德文化的发祥之地。2005年、2009年和201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先后三次在九嶷山舜帝陵举行公祭
五台县共有各类中小学校309所,其中,高中6所,初中32所,小学271所,寄宿制学校59所。共有教职工3735人。共有学生51544人。初中15488人,小学26220人,各类寄宿学生26334人。 2011年,五台县原有的36所初中撤并为28所,小学由原有的344所撤并为235所。建好3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普高、职高在校人数达到1:1。小学73所。寄宿制学校由原来的65所整合为59所。 2008年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1000.63万元,由同家、省、市和县共同投资,共
2009年,绥宁县共有普通中学19 所,其中民办4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 所,中心小学22 所,村小44所,教学点42个。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7人,在校生408人,毕业生132人。普通高中招生2259人,在校生6300人,毕业生2209人。初中学校招生3411人,在校生10078人,毕业生374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1%,在校学生辍学率1.8%。普通小学招生数5142人,在校生23876人,毕业生334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99.1%。学前班129个
大亚湾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2所,其中幼儿园15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4所),小学12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中职学校1所。目前全区在校中小学生17000多人,在园幼儿4000多人。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高学历达标率100%。100%的幼儿园为规范化幼儿园,10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规范化学校,大亚湾区第一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近年来,大亚湾区坚持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2009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并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截止2012年,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8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2所,初级中学55所,小学319所,幼儿园104所。普通高中招生4953人,在校生13479人,毕业生4937人。职业高中招生6144人,在校生13466人,毕业生3654人。初中招生17419人,在校生47403人,毕业生13515人。普通小学招生26547人,在校生129339人,毕业生20726人。特殊教育招生16人,在校生75人。幼儿园招生15175人,在校生20903人,毕业生215
截至2012年,筠连县有小学158所,普通中学34所,职业学校2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4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所)。中小学在校学生59381人,其中:小学36444人,初中22937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0570人。小学招新生6089人,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100%、初中为93.33%;普通中学招生5730人,初中阶段升学率73%。普通高中招生1882人,职业高中招生2485人。普通高中教育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大幅上升,全县1332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人数302人(本科上线率为22.7%)
清朝乾隆年间,县境内个别瑶族居住点始设私塾;清末,在瑶山腹地金秀等地设立“化瑶”小学,由清政府拨款,学生免费入学。中华民国初年,“化瑶”小学因经费来源断绝而停办。1934年,广西省府教育厅“苗瑶教育委员会”,在县境内罗香、门头、六庙、小横村等地分别设立“化瑶”小学。1935年,广西推行“三位一体”国民基础教育制度,县境内小学一律改名为国民基础学校,少数民族子弟,均可免费入学。1951年春,“瑶山会剿”结束,清除国民党土匪之后,人民政府接收了国民党政权遗留下来的34所小学校。1952年大瑶山瑶族自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省、市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全区教育发展战略、教育工作的政策及实施办法并检查、监督区属学校贯彻执行情况。(二)研究拟定全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基础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方案;管理和指导各校校园整体规划、基建工程、勤工俭学等方面的工作。(三)综合管理和指导全区基础教育(含特殊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工作,负责教育督导和评估;管理招生考试工作。(四)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统计并监测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协助、监管区属学校国有资产;负责捐资助学
遂平县教育局位于遂平县,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国家教育工作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教育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制定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教育事业 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拟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并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实施。 (一)取消已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增加组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职责。 (三)加强基础教育工作。以农村教育为重点,以合格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的
2008年,临湘市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临湘市共有中小学校182所,城市职业中专3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临湘市共有专任教师4466人,在校学生65329人。 2011年末,临湘市共有中小学校151所,城市职业中专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临湘市共有专任教师2413人,在校学生69046人。
截至2012年末,全区有区直属中小学校1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省级示范学校)、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独立小学8所(1所农村中心学校下辖6所村小、1个教学点)。辖区有幼儿园40所(政府办1所、企业办6所、民办33所),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4所、区级示范幼儿园12所。全区有在岗专任教师1131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教师184名、一级教师级630名。有特级教师2人,省骨干教师16人,市级骨干教师123名,区级骨干教师129名,骨干教师比例达23.87%。全区在校中
英山县教育局是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全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经费管理、事业编制等任务,是负责指导、检查、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职工管理的专门机构,系县政府组成部门。县教育局位于温泉镇城南5号路,占地面积 3535平方米,建筑面积4048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83人,其中行政股室41人,二级事业单位42人。局内设股室有:办公室、教育股、体卫艺股、职成股、计划财务股、内审股、项目办、县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人事股、师训股、监保股、教育信息中心等12个,另有二级事业单位:教研室、电教馆、考试局